是让一个没有任何舞台基础的小白,能够轻轻松松地站在摄影机前说话。我见过一些人,平时聊天的时候能够侃侃而谈,上台演讲也坐怀不乱,可以一面对镜头,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。这种情况,俗称晕镜头。那怎么克服晕镜头呢?首先咱们要分析一下晕镜头的根源是什么,再根据它顺藤摸瓜,寻找到多种解决办法。

第一点晕镜头的根源是什么。我第一次对着镜头录视频,说了大概10秒钟便戛然而止,看着黑洞洞的镜头,突然间觉得自己很傻,怎么对着空气说起话来了?我足足愣了有半分钟,但为了完成这个视频,我还是把它录完了。当我放到电脑里看的时候,脑门儿直冒冷汗,这是我吗?怎么说得不太像人话啊。后来我总结了一下,发现晕镜头的根源是缺乏反馈。

比如你对着人说话,你总能随时捕捉到对方的反应,包括表情和肢体语言,这些信号不断地反馈到你的大脑,让你时刻把握住说话的内容和节奏。但是,一旦你丢失了这种反馈,就像磁铁的正级丢失了负极一样,你对场面的控制力会瞬间崩塌,你Hold不住了,心里肯定会发虚,一发虚,就只能讲一些绝对正确的废话,俗称官腔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现在歌手上台表演(前提是真唱),他一定会带一个耳机。很多人人为里面是伴奏这,就是我对晕镜头根源的理解。

第二点根源既然是缺乏反馈,那我们补充一个反馈机制行不行呢?我做了一次实验。我在拍视频的时候,让我老婆站在摄像机后面,我不看镜头,就盯着她说,结果我的紧张感瞬间就没了。我还做过其他的一些试验,下面,我把我个人总结出的几种克服晕镜头的经验传授给大家。

1、找个人来当观众。你就把这个人当成未来看你视频的人,对着他说,和他做眼神的交流,人越多越好,这样能让你找到丰富的反馈信息。我举个例子,百家讲坛大家都看过吧,你会发现每期节目会邀请几十名观众到场,从拍摄角度上看,观众的意义其实并不大,整场下来也给不了几秒钟的画面,但为什么还要请他们呢?因为他们能在现场给于丹易中天这样的老师丰富的反馈,相当于台上演员表现力的催化剂。

2、没人当观众怎么办?请你把摄像机的取景器掰过来,让你自己当你的观众。我的大部分视频都是我一个人录的,我看着取景器里的自己,我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是一种有效的反馈,其实很多做这种视频的人都是这样,比如日本的youtube红人hikakin。后来我从「我是歌手」这种音乐娱乐节目里找到了这种做法的根源,你会发现,歌手唱歌的时候都带一个耳塞,里面播放声音其实不是伴奏,而是自己的声音。因为歌手听不到自己的声音的话,就无法随时纠正自己的发音,很容易跑调,不信你就待着耳机听着伴奏唱首歌,准得跑调。另外,这也就看出来用摄像机录视频的好处了,因为大部分单反不支持取景器反转,你从镜头端是看不到取景器的。

3、不演习,直接进入录像状态。我在刚刚拍视频的时候,常常把开机想象成一种带有仪式感的事情,为了尊重这种仪式感,我一般会先演习一遍,行话叫走场。可是后来我发现,越练反而越紧张。这是为什么呢?事后我分析,因为我的每次练习并不是增加了我对开机的信心,而是增加了我对开机的恐惧,我太把开机当回事儿了。就好像你追一个女孩,如果你真的把她当成女神一样崇拜的话,那你十有八九追不上,因为已经不把她当一个正常人了。因此,我现在采取的策略就是,不演习,直接开机。录好了,过。没录好,大不了再来一遍。反正现在用的都是廉价的存储卡,不是昂贵胶片胶卷。

4、用讲故事方式说话。这个建议不仅仅是能让视频好看,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克服你的紧张情绪。一个故事会把你的思维带进一种沉浸状态,你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,根本不会紧张,你平常怎么跟别人聊天的,在镜头前就怎么说话。

所以你也要讲一些实际的事情,最好用讲故事的口吻去说,说人话,对观众,对你都有好处。否则,你越说越紧张,越说越心虚。什么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说话,我建议你去看看梁宏达、高晓松和马东这三个人的脱口秀视频,你就全明白了。

总结如何自然地面对镜头,第一找人当观众,第二用取景器自己给自己当观众,第三不演习直接开机,第四用讲故事的方式说话。你用我这四招去练习,肯定能快速上道,到时候也许你直接面对黑压压的镜头都可以自然地讲话啦。

发表评论

后才能评论